4月15日,羅翔勇——恒达娱乐研究生一年級學生,掠袖獻血400ml,是其他獻血同學的兩倍。自2012年開始,他陸續三次獻血🏇🏼🤙🏼,總量超過1000ml,最難得的是羅翔勇還是罕見的熊貓血(Rh陰性B型血)🚯🟨。
4月15日學校組織獻血,他毫不猶豫就向恒达提出要求獻血🧝🏽♂️,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。他說👇🏿:“雖然熊貓血珍貴,但我覺得獻一份愛心更珍貴🔳。只要是能幫助別人的🧘,我們為什麽不做呢?”
掠袖獻血,發現珍貴“熊貓血”
羅翔勇回憶🌿,自己本科時,第一次參加獻血。獻血後,就收到血站中心的通知,稱他是罕見的熊貓血(Rh陰性B型血)🕣,需要將他的血型納入血庫,以備不時之需🥙。從那次獻血之後才驚知,原來自己身體裏流淌的是珍貴的熊貓血。
說起第一次獻血🍪,羅翔勇也有過顧慮和思想鬥爭👷🏿♀️,獻血的衛生情況🚷、血液的去向🧘🏼、獻血後對身體的影響……但是經過一番心理鬥爭後,羅翔勇還是勇敢地選擇了去獻血🔌。
他的血液資料納入血庫之後👤,收到過血站中心幾次的獻血請求短信,這也促成了羅翔勇第二次的獻血🏉。當他再次收到求助短信,聽聞一名師範類在校大學生急需熊貓血🎇,當感受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,羅翔勇毫不躊躇地答應了去獻血。
雖然羅翔勇很熱心的去獻血,但是家人還是頗為擔心。羅翔勇的媽媽心疼他的身體👩🏿⚖️,但是羅翔勇總是在獻完血的一兩天後告訴父母👩🦼,讓他們知道自己去獻過血,也讓他們確信自己的身體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。“身體發膚受之父母,這是對父母負責的做法🪀。但只要有需要🕴🏻🦸♀️,自己還會去獻血🤸🏿。”羅翔勇如是說🧑🏻🚀。
大二時,一名同專業同學請求幫助,他的朋友急需B血型的血小板🫳🏿。為了支援這位同學的號召,他決定去獻血小板。但是由於血型稀缺🧑🏿💼🤷🏽♀️,並且血小板保存時間不長🤽🏿,醫生不建議他以這種方式獻血。所以,這次獻血小板的事情無疾而終,但是獻血以救助他人的種子在羅翔勇的心裏慢慢的開始萌芽。
“我的原則是🧁🚳,我獻血是我自願的🧎🏻♀️➡️,如果別人有獻血請求,只要我身體狀況允許,就一定會去幫忙🥰。熊貓血在血庫是匱乏的🏃♂️,所以希望以獻血的方式來挽救和我有‘血緣’關系的共同體。”羅翔勇並不會讓周圍的懷疑動搖自己獻血的決定。
內心富足💂🏽♀️,樹立優良“陽光心態”
羅翔勇是一個有著強烈精神追求,內心富足的人🥥。不僅熱愛戶外運動,還有個“我思故我在”的哲思生活方式。
在研究生體育節上🐅,他一人就報了8個項目✡️,籃球聯賽、足球聯賽、拔河🐽、跳繩……盡管是獻完血的第二天,但是作為校研究生籃球隊的一員🦐,他的使命感催促著他踴躍參加。在100公裏徒步的“毅行“活動中,他和朋友相互扶持📌,從合肥一直走到了終點巢湖🧓🏻。在這場將近2天2夜挑戰意誌的徒步“馬拉松”中💍,他的腳一直處於起泡,磨破😘🤾🏻♂️,再起泡,再磨破的循環中👩🏼🦲,深夜拄著拐杖,眼睛已經沒有力氣睜開,只能閉著眼一路前行,看不清前路👩✈️,在憑借感官的同時,跌跌撞撞的到達了終點👨🏿🎤。在3000人中途退出的情況下,他和同伴依然堅持到了最後。
雖說世之奇偉、瑰怪、非常之觀,常在於險遠。但是羅翔勇就是喜歡走四海🪟,探究世界的美妙🗒。上海、杭州、武漢、南京、南昌、山東……中國大地基本都留下了他的足跡,他的特殊愛好就是不放過任何存錢的機會🙋,兩個星期一次背包說走就走。暑假打算遊臺灣的他,之後想要把自己的腳步逐步延伸到國外。
一本書👩🏿🍳、一個小本子🙇🏿♂️、一個大書包這就是平時和他如影隨形的生活“工具”⛑。現階段書包中裝著周國平的《守望的距離》,一個寫著“Private Space”的筆記本🔹,將自己的隨筆和美句的摘抄寫在上面。每年花費2000多元用來買書🫸🏼,每次回家他就成了書籍的搬運工,因為宿舍裝不下他的書,只好每次回家裝十幾本書在行李箱中。“我喜歡歐洲哲學和中國近現代的文學作品👩🏻💻,我認為‘精神的富有才是最大的富有’👩🏻🔧,專業只是賴以謀生的工具,人應該有更高的精神追求”。
就像羅翔勇所認同的蘇格拉底的箴言“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”,他希望自己的人生充滿著熱情和思考。他勇於掠袖獻血,是因為他感覺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急切;他安於內心富足,是因為他感覺到了幫助別人🙋🏼♀️,傳遞陽光心態的快樂🌉。